用电用户 |  供应商 |  求职者 |  传播者 |  繁体中文 |  English

海拔3000米运输塔材

国内重载无人机首次在云南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电力建设

信息来源:南方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2-03-29

  近日,云南电网公司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丽江220千伏岩乐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首次将重载无人机运用于电力工程材料运输环节,成功将一件重达200公斤的输电塔材运送到正在施工的作业点,这在全国高海拔地区尚属首次,实现了大幅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颠覆传统运输方式

  3月25日上午8时,通过工作人员的一番紧张调试,一架纵列双旋翼重载无人机在发动机轰鸣声中,吊载200公斤塔材缓缓起飞,正式运载电力工程物资飞往目标点为220千伏岩乐变输变电工程(线路部分)AN9-AN12的杆塔卸料点。10分钟后,无人机顺利到达目标点,在距离地面1米的空中实现近地面低空抛投作业,并保持稳定飞行,未出现失控或偏航现象,之后快速返航至起飞点,开展第二次运输作业,无人机整体平稳。笔者从记录的实际数据来看,无人机在执行连续作业时,只需半小时就能循环一次。当天上午,施工人员就完成了施工点的塔材吊运,共起飞约8架次,运输作业时间仅为半天。

  云南丽江地处高山峡谷地区,整体地貌以高山、丘陵和峡谷为主,地势起伏和海拔悬殊较大。而220千伏岩乐输变电工程大部分输电线路杆塔基位均处在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山上,正是这样的地形,让输电线路施工材料运输成为难题。

  这次载重飞行的起飞作业点海拔为2811米,距离输电线路杆塔施工点海拔平均相差300米左右,地面距离相距两公里,且地处生态红线保护区,如果采用传统人背马驮或者索道运输,存在运距长、运量小、耗时长、作业环境差等问题,工人与马匹都面临跌落风险,而且开辟和修建运输专用道路,会造成很大程度上的青苗和林木植被损坏,无法实现高效、环保运输物资材料,项目建设进度也难以保障。云南电网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220千伏岩乐输变电工程项目总工程师范贤磊,是本次线路运输作业的负责人,他表示很难想象在接近40度斜坡上,材料是怎么运上去的。

  “以前都是人背马驮,一个工程干下来,工人身上、肩上、手上都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子。有一次在澜沧江上游送出线路施工的时候,有100多匹马参加施工材料的运输工作,大部分马匹背上都磨破了皮、勒出了血,有几匹马在陡峭地形运输施工材料的时候,不慎滑落悬崖,看着真的是很心疼。”云南电网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输电一公司经理朱培贤是一名老输电工人成长起来的干部,他回忆起以前的线路施工过程不禁感叹:“今天的这个运输距离和运输量,要是放在以前,光是修建专门的运输通道,就需要15天的时间,依靠人背马驮,单趟都要4小时才能到达杆塔施工点,还会造成不计其数的林木植被破坏。”

  物资材料运送实现高效、环保

  为了解决输电线路施工材料运输这一难题,云南电网公司在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建设中引入新装备和新技术,使用重载无人机开展空中运输作业,不仅可以实现运输效率大幅提高,还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这种300公斤级纵列双旋翼无人机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来源,最大飞行时长2个半小时,最高作业海拔4500米,有效载重300公斤,一天就能够运输5吨电力物资。”云南电网公司送变电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方敏介绍,使用这样一台重载无人机,2周之内就可以将一基杆塔的全部材料运到山顶,运输工期节省一半,修路成本节约5万元,林木建设砍伐量减少30立方米。

  据了解,这次作业采用的重载无人机,飞控平台是由南方电网产业投资集团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研发和应用。该飞机载重利用率高,机身结构简单,同时可搭载图传装置,实现无网络状态下实时监控,在同量级无人机中各项性能指标突出,更适用工程运输作业。在实际运行作业中,无人机可实现近地面低空抛投作业。相比同类重载高空投放,既确保物料不损坏,又防止物料滚动产生安全隐患。在220千伏及以下的输电线路施工以及物资运输中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虽然目前重载无人机运输成本相较于传统运输方式增加一倍,但是运输效率更高,同时避免运输通道林木砍伐,保护了生态环境。”王方敏表示,将来他们还计划投入使用正在研制的800公斤级重载无人机,一方面倒逼重载无人机技术发展,使无人机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加不断降低使用成本。 (陈波 飞若力 张强)